新聞摘要
  • 歷經26年,新北市政府提出的淡北道路公共建設計畫2022年8月6日由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核定,並同意挹注相關經費,市長侯友宜感謝蘇院長親口承諾盡快核定
中央拍板淡北道路公建計畫 侯友宜盼加速解決地方多年交通瓶頸(圖/新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qū)域情報
中央拍板淡北道路公建計畫 侯友宜盼加速解決地方多年交通瓶頸(圖/新北市政府)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歷經26年,新北市政府提出的淡北道路公共建設計畫2022年8月6日由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核定,並同意挹注相關經費,市長侯友宜感謝蘇院長親口承諾盡快核定,他表示,民眾殷殷期盼的淡北道路能夠趕快興建才是他所關心的,市府將做好後續(xù)評估,加速興建路網,推動地區(qū)發(fā)展。
 
有「淡水區(qū)救命道路」之稱的淡北道路,於6日上午由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外宣佈。新北市政府表示,臺2線竹圍路段沉痾已久的塞車問題,最早是由臺2線主管機關交通部公路總局於1996年提出興建計畫,幾經波折後由新北市政府主動接手興闢淡北道路,全長約5.45公里,範圍跨及新北市與臺北市,以分流原則增設路廊,除有效提升道路容量與運輸效能,同時規(guī)劃人本環(huán)境的改造、大眾運輸導向與智慧交通管理等策略,讓區(qū)域交通服務效能更加完善,促進城際間的平衡發(fā)展。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淡北道路是改善省道臺2線的重大建設,更是連結新北市與臺北市兩直轄市間之重要交通要道,但考量地方政府財政窘迫,新北市於2020年4月彙整設計資料提送公共建設計畫向中央申請補助,期間地方與中央針對北部交通路網的通盤考量進行了多次的溝通與意見交換,如今獲得中央挹注建設經費,將會督促工程單位儘早發(fā)包,打通北臺灣地區(qū)交通的任督二脈,為雙北市民創(chuàng)造雙贏。
 
侯友宜表示,透過淡北道路解決臺2線竹圍路廊瓶頸,一直是市民心中殷殷期盼的事,過程中或許有些不一樣的聲音,在市府團隊不斷與臺北市協調溝通,以及民意代表持續(xù)奔走下,終於在2020年通過環(huán)保署二階環(huán)評,期間市府與中央持續(xù)針對北部交通路網的通盤考量進行多次溝通與意見交換,目前協商方案為增建關渡新橋,未來龍米路隧道打通後銜接臺64線,透過分流將大幅減輕車輛進入臺北市的壓力。侯市長說,淡北道路談了26年,感謝蘇院長承諾相關經費核定,市府會承擔責任,審慎評估將路網興建完畢,讓淡海發(fā)展蓬勃向前。
 
有關中央就北部交通路網通盤檢討後,提出在關渡大橋附近另闢新橋,侯友宜強調,北北兩市息息相關、生活圈共榮,新北市樂見後續(xù)評估推動,與臺北市一起提升交通品質,但主張應優(yōu)先推動淡北道路解決臺2線竹圍路廊數十年的交通瓶頸問題,讓兩市民眾不再飽受塞車之苦。
 
工務局指出,淡北道路自2015年主動要求進入二階段環(huán)境影響評估,市府並積極辦理現場勘查、召開公開說明會收集有關機關或當地居民意見及範疇界定,歷經4次初審會議及3次由侯友宜市長親自率領市府同仁出席環(huán)評大會,終於在2020年通過環(huán)保署二階環(huán)評。為加速計畫推動,新北市旋即同步辦理用地取得及工程設計作業(yè),期間辦理超過17次公開說明會,將民眾意見納入考量,並於2021年完成全數土地的取得及設計成果核定。
 
工務局局長詹榮鋒補充,目前淡北道路的工程設計與用地取得已經完備,雙北市府與公路總局自2020年底成立交通專案小組,對於環(huán)評承諾、管理機制、民意溝通以及相關配套措施等,皆納入議題管制並共同擬定具體處置,也已建立營運期間區(qū)域交通管理機制。公共建設計畫審查期間,中央希望新北市再與當地民眾多加溝通,市府於2021年9月分別於淡水區(qū)、士林區(qū)、北投區(qū)辦理「營運績效暨分流策略」說明會,民眾所提意見的具體處置說明,也經交通專案小組會議確認獲致共識;至於工程推動部分,市府早已超前部屬,進行植栽移植、管線遷移等前置作業(yè),後續(xù)將加速提報經費審查與工程招標作業(yè),讓淡北道路儘早開工。